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理论学习

论述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

时间:2009-10-26 浏览:6396 设置

    重视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党性修养是广大党员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终身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但是,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在实践中加以保持和不断发展。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纪律等在党员身上的综合反映。党员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归根结底是由党性决定的,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对于党员来说,昨天的锻炼和修养代替不了今天的锻炼和修养;今天的锻炼和修养也不能代替明天的锻炼和修养。因此,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应有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将其作为终身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而且也是广大党员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方法。现实生活中,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党员进步快甚至后来居上,而有的党员进步慢甚至出现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不同,自觉性越强进步越快,反之就可能落伍。因此,广大党员应当切实增强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时时处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广大党员党性修养的状况决定党的整体形象,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已经60年。党执政的时间越长,党内越容易滋生不正之风,越需要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当前,一些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其原因之一就是党性修养不够。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侵蚀;不断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当前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着力增强宗旨观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着力强化责任意识,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

  构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党员党性党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顿、教育,对增强党员的党性、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抓好党员的党性修养这项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构建长效机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党性修养的实质是党员自觉按照党性标准不断进行锻炼改造,最终达到永葆先进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仅有党员的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党的教育、管理、监督等他律手段。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把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落到实处。二是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党性修养既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行为形成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过程往往要经过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经过一个由行为认可到行为实施、再到行为反复、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构建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长效机制,需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将思想认识与行为形成作为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最终达到纯洁党性、端正作风的目的。 

  党员意识是对党员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增强党员意识作为执政党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抓。这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认识,是党员对自己在党组织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的理性认同,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重角色中最重要的政治角色意识和身份认同意识,因而是党员思想上的身份证和精神上的标志物。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是宗旨意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广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精神,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每一个党员都应当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努力做到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二是先锋模范意识。党员必须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尤其是要把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关键时刻和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行动上。三是纪律意识。我们党是一个有着严格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每一个党员都必须遵守党纪党规,努力把党章对党员的各种要求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模范行动。

  党员意识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对于党员个人来说,党员意识是立身之本;对于整个党来说,党员意识是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加以推进,而增强党员意识是一个重要前提。首先,从理论上说,增强党员意识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而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具备党员意识。如果一个党员连起码的党员意识都没有,行动上也就不可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整个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其次,从现实情况来看,增强党员意识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当务之急。当前,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宗旨意识淡漠、组织观念弱化,有的甚至严重违法乱纪。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这些党员的党员意识不强或缺乏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增强党员意识既是长远之计,又是当务之急。

  通过抓好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员意识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当前,应按照党章的精神和中央关于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促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员意识。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广大党员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如果党员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党员遇到困难得不到组织的关爱、有了进步得不到组织的肯定,久而久之,党员就会对组织失去信任感、产生疏离感,党员意识就会弱化。因此,一方面,应真正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爱党员,增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党员在管理党内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三是健全规章制度,把增强党员意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强化党章这一管党、治党根本大法的权威,使党员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返回 原图
/

互联网www.sdmobilemechanics.com